新闻动态
 
余勇夫课题组合作研究在孕期疾病与子代视力、心血管及精神健康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教研室余勇夫课题组、南京医科大学胡志斌教授课题组和丹麦奥胡斯大学Jiong Li教授课题组合作研究在妊娠期糖尿病和子代屈光不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子代神经发育障碍以及母亲教育水平和子代心血管疾病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最新出版的Diabetologia(IF=10.12)、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IF=8.08)和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IF=5.22)上。


1.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与子代屈光不正相关
屈光不正(REs)是最常见的视力障碍之一。轻度屈光不正可以用光学方法矫正,但高度屈光不正往往会发展成不可逆的严重视力障碍。目前,高度屈光不正的病因尚不明确。孕龄妇女中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余勇夫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已阐明妇女在产前患有糖尿病会增加子代早期心血管疾病风险(Yu Y et al, BMJ 2019)。但目前尚不清楚妇女在产前患有糖尿病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子代儿童期和成年早期高度屈光不正的风险。为此,余勇夫课题组和合同研究团队开展了基于出生登记系统的全人群队列研究,评估了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和子代高度屈光不正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对多种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研究发现,在妊娠期患有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后代,其从新生儿期到成年早期发生高度屈光不正(如远视、近视和散光)的风险增加(风险比1.38,95%可信区间1.28-1.51)。在患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母亲的后代中,增加的风险更高(风险比2.05,95%可信区间1.60-2.64)。本项研究提示,如果母亲在怀孕前或怀孕期间诊断出糖尿病,应建议其子女尽早进行眼科检查。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杜江波副教授、丹麦奥胡斯大学Jiong Li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勇夫青年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胡志斌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00125-021-05526-z)


2. 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导致子代神经发育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着全球约 10% 的儿童,可导致一系列不利的结果。最近的研究发现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后代精神障碍风险增加有关,但未考虑子痫前期的发病时间和其它未经测量的家族因素的影响。 为此,余勇夫团队开展一项基于人群的全人群队列,并利用同胞设计,研究特定类型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后代神经发育障碍之间的关联,并且考虑到未测量的家族混杂因素的作用。同时进一步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时间和严重程度是否会影响这些关联。研究发现,所有三种类型的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慢性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都会导致后代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增加1.2至1.6倍。关联强度因子痫前期的发病时间或严重程度而异,发病时间可能比严重程度更重要。同胞分析的一致结果表明,观察到的关联不太可能受到共同遗传和环境因素的混杂影响。此外,在考虑到一些重要因素,如母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出生顺序、母亲的精神疾病史和本人的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后,结果依然保持不变。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这些发现强调了更好地管理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更早地筛查和检测其子女的神经发育障碍的重要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王惠博士为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勇夫青年研究员、丹麦奥胡斯大学Jiong L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654-021-00756-2)


3. 母亲产前教育水平可能影响子代成年期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CVD)仍然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同时,心血管疾病在年轻人中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对早发性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知之甚少。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子代心血管疾病的几个主要危险因素有关(包括不良的出生结局、肥胖、糖尿病和高收缩压等)。然而,尚不清楚母亲产前教育水平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与子代成年早期早发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为此,余勇夫团队开展了一项全人群队列研究,探索子代出生前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子代成年早期(20-40岁)患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和特定心血管疾病亚型的风险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母亲伴有心血管疾病史是否会影响这种关联。研究发现,与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子代相比,母亲受教育程度低或中等的子代在成年早期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7%或12%。在一些心血管疾病亚型中也发现了这种关联,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缺血性中风。母亲伴有心血管疾病史会增加子代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研究强调,在评估生命早期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时,应考虑母亲教育对后代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教研室一年级硕士研究生黄晨为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勇夫青年研究员、秦国友教授和丹麦奥胡斯大学Jiong L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28282X21003706?via%3Dihub)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医学统计中心 版权所有
复旦大学生物统计和医学信息平台 “985工程”三期项目资助